“咱村大棚一年能種三茬菜”
本報記者 王曉波
數九寒冬,鐵嶺縣李千户鎮營盤村的百餘棟蔬菜大棚內卻温暖如春、綠意盎然。紅紅火火的温室農業,讓村裏的百餘名農民在農閒時節異常忙碌、幹勁十足。
1月10日,在村民劉振奎家的大棚內,十餘名村民正忙着採收茼蒿。“這個季節是俺們村最忙的時候,每天都在不停地收菜、發貨。”劉振奎一邊收菜一邊高興地告訴記者,他家這茬蔬菜長勢很好,3天內就能全部採收完。
在劉振奎家大棚幹活的農民都是周邊的大棚户,這幾天各家大棚裏的小菜陸續成熟,大家都是走棚串户來幫忙。“俺們都有15年以上大棚種植的經驗,年底幹活的人不好找,俺們這樣‘抱團’挨家採收,幹活快還省錢。”幫忙幹活兒的村民劉恩華説。
營盤村黨支部書記張忠強告訴記者,營盤村經營大棚有着20餘年的歷史。當初,為改變種植結構單一、村民收入過低的現狀,村裏鼓勵村民建大棚,發展設施農業。經過多年努力,村裏從事設施農業的農民已從最初的7人發展至百餘人。如今,村裏大棚數量接近200棟。
經營大棚,營盤村的農民一直在總結經驗,進行創新。劉振奎告訴記者,營盤村大棚一直以蔬菜種植為主,剛開始經營,主要緊盯春秋兩季市場空白。如今,在這兩茬菜的基礎上,村民又搶出一茬冬季小菜來。“俺們這個地區位於鐵嶺東南部,秋茬黃瓜、西紅柿要早於鐵嶺其他地區收穫,大棚冬季休眠的時間比較長。這幾年嘗試種小菜,沒想到一下子就取得了成功。”劉振奎説。
冬季小菜很受市場歡迎,一棟百米長的大棚,一茬小菜最高收入可達1萬元。“咱村的百餘棟大棚如今都是一年種三茬菜,兩茬大菜收入達4萬多元,再加上這茬小菜的收入,一棟大棚一年純收入能達5萬元以上。”張忠強告訴記者,營盤村的蔬菜施肥少、品質高,基本銷往撫順、鐵嶺等地的農貿市場和商超。
這些年,靠經營蔬菜大棚,營盤村村民一年四季都有來錢道兒,家裏不愁吃穿,生活質量逐年提高,75%以上的農民城裏有樓,超八成村民家裏有車,營盤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。“咱村有2670名村民,年人均收入達1.3萬元,在鎮上名列前茅。”張忠強表示。
發展設施農業,村強民富,但營盤村卻未停止前行的腳步。“為了帶動村民更好地經營設施農業,2018年,村裏成立了李千户營綠蔬菜花卉合作社,建起15棟高標準大棚。今年,我們邀請專業技術人員,在大棚裏嘗試種植4茬作物,成功後,將在全村推廣。”對於未來發展,營盤村有着詳細的打算。
1、北國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於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。未經北國網的書面許可,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北國網的各項資源轉載、複製、編輯或發佈使用於其他任何場合;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,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複製或保存;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國網的任何資源。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,必需取得北國網書面授權。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2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,並註明“來源:北國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凡本網註明“來源:XXX(非北國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佈,可與本網聯繫,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